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

笔趣阁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> 第858章 健康规划,人口比例(三)

第858章 健康规划,人口比例(三)(1 / 1)

但这次皇帝交办的《卫生手册》不一样:

《本草纲目》大多在医者、士人圈子里流转,能接触到的人有限;

而《卫生手册》是要送到全明老百姓手里的,上到乡绅地主,下到田间佃户,人人都能看,这影响范围可比先祖的着作大多了。

他偷偷在心里盘算:

就算凭这本手册成不了先祖那样的“医祖”,至少也能让自己的名声传遍天下,不算辜负了家族的医术传承。

他却没料到,这本看似简单的手册,未来的影响力会远远超出他的预期——

后人直接给它冠上了《李具庆手册》的名字,内容也从最初的防疫,慢慢扩展到饮食搭配、日常护理、节气养生等生活健康的方方面面。

往后数百年里,只要提到“李具庆”这三个字,无论老少都知道是跟健康养生相关的权威,他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家族里几位只做过医书注解的先辈,成了李家医脉里又一个响当当的名号。

朱有建暗自庆幸自己是皇帝——

他只需把“推广防疫”“提升新生儿存活率”这类大方向定好,至于手册怎么编、医士怎么练这些细节规划和执行,根本不用费神去管。

研究院里藏着太多懂技术的大才,民事司有能扛事的官员,只要他抛出一个想法,总有人能把它一步步落地实现。

这份省心省力,让他想不过慢生活都难,每天逗逗猫、去研究院看个新鲜,日子过得比前世当打工人时舒坦百倍。

大抵骨子里懒的人,总能为自己找到安享清闲的理由。

朝会还是照常进行,只是他全程靠在龙椅上听着,没怎么插话。

轮到内阁、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官员联名上前时,几人捧着奏折汇报了最近的军事计划:

陈奇瑜已经募兵四万,接下来要任鲁豫总督,需要陛下下旨正式任命;

同时,吴襄和马岱会分别任总兵,一个守归德府、一个守汝宁府,正好镇守两翼,与陈奇瑜的主力共同组成“雁”形阵,像张开的翅膀一样,随时防备南方叛党北上。

朱有建听完,连奏折都没伸手接,只挥了挥手示意旁边的王承恩当场拟旨,从头到尾没说半句反对意见。

这干脆利落的态度,让原本准备了一肚子“为何选陈奇瑜”“雁形阵如何布局”的说辞,想好好说服陛下的张缙彦,站在殿中愣了半天,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捞着,最后只能讪讪地退了回去。

骆养性从朝列中快步走出,撩着官袍下摆躬身奏请:

“陛下,锦衣卫已挑选出二十名精干人手,计划分批潜入湖广,暗中接触湖广巡抚何腾蛟,尝试策反他归顺朝廷,恳请陛下准许此行!”

朱有建指尖摩挲着龙椅扶手,闻言轻轻点头同意,心里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吐槽——

早在三天前,东厂番子就从湖广传回密报:

何腾蛟这次募兵用的钱粮,一分一厘都是北直隶朝廷这三年来足额给付的军饷,弘光政权忙着争权夺利,连自己的官员俸禄都快发不出了,哪有闲钱给他?

照骆养性这操作,难不成还要让朝廷继续掏银子养着何腾蛟,让他领着用北直隶粮饷募来的兵,转头就可能打着“北伐”的旗号来打北直隶?

这算哪门子策反,简直是拿着自家的钱养“潜在敌人”。

他越想越觉得好笑,忍不住开口问:

“骆指挥使,你们可知,何腾蛟如今募兵的钱粮,是从哪里来的?”

话落时,殿内瞬间安静下来,骆养性脸上的自信笑容僵了僵,显然没料到皇帝会突然问起这事。

这话一出,张缙彦的脸瞬间白了,站在原地讷讷地不敢应声——

过去三年,朝廷从没短缺过南方诸将的粮饷,高杰、刘良佐、黄得功、袁继咸,还有何腾蛟,全都是按三万人的满额标准,从太仓库里领钱领粮。

可如今高杰等人早已明着投靠弘光政权,这就等于北直隶朝廷在变相给敌人送补给,和亲手帮着南方叛党养兵没什么区别,说出去简直荒唐。

骆养性原本想借策反何腾蛟这事,重新引起皇帝对锦衣卫的关注,没成想被这么一问,反倒把自己架在了尴尬的位置上,活像弄巧成拙的小丑。

他额角冒了点汗,慌忙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陈演和魏德藻,眼神里满是求助的意味,盼着这两位内阁大臣能站出来,给皇帝解释几句,帮自己圆个场。

陈演其实早知道粮饷流向的事,只是之前对南方局势判断失误,以为这些将领还会念着朝廷的恩,没及时停掉供给,才让朝廷在钱粮上犯了这么大的错。

按朝廷规矩,他和魏德藻都该主动引咎辞职,可两人还想借着后续的军事部署做些补救,挽回些颜面,便一直没敢提这事,想着能瞒一时是一时。

朱有建看着殿内众人的神色,心里门儿清,却没打算追究谁的责任——

他只是想借着这事给大臣们提个醒:

在南方局势没彻底明朗前,希望他们能多些清醒,少些想当然,别再做这种“拿着自家银子养敌人”的糊涂事。

“徐国公、朱国公、张国公可有什么话与朕道?”

朱有建的目光从骆养性等人身上移开,转向站在朝列前排的三位国公,语气随意地开口问道。

定国公徐允祯没等另外两人开口,率先快步出列,双手交叠按在身前躬身答道:

“陛下,臣日前已差心腹管家,悄悄把信送到应天府的魏国公徐文爵手上,算算路程和时日,想来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回信传来,恳请陛下准许臣再等些时日,待摸清文爵的处境后,再议后续对策!”

比起成国公朱纯臣的面无表情、英国公张世泽的颔首静立,徐允祯是真的急——

不管怎么说,他与魏国公徐文爵同出中山王徐达一脉,算起来是实打实的宗亲。

当年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,与第一代定国公徐增寿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,还和永乐皇帝沾着姻亲:

徐辉祖是徐皇后的大哥,徐增寿是幼弟,两家的亲缘从来没断过。

论辈分,徐允祯还是徐文爵的堂叔,如今南直隶突然冒出朱由崧称帝的事,徐文爵在那边是自愿依附,还是被迫站队,有没有被弘光政权软禁,徐允祯心里像揣了块石头,实在牵挂得紧。

热门推荐